高山犬」俗稱「大型土狗」,日據時代日本人稱之為「高砂犬」,是台灣原住民的狩獵犬。分布於台灣五大山脈(雪山山脈、中央山脈、玉山山脈、海岸山脈、阿里山山脈),主要為布農及魯凱兩族部落所飼養。
相 傳,三百多年前,佔領台灣的荷蘭人引進了不少類似「靈提」或「波音達」等大型獵犬,以獵取台灣特有的梅花鹿鹿皮。因見「台灣原始土狗」具備了聰明、機警、 凶悍、耐力夠、辨識力強、地域性、沉著不亂吠、對主人絕對忠心等等優點,而讓兩個犬種混種改良,變成一種兼具大型獵犬與「台灣原始土狗」優良特質的新犬 種。這個改良後的犬種,長年縱橫山野,身體肌肉分布均勻、爆發力與耐力為所有大型犬種之冠。經過多年的繁演,它們穩定地自成一系,也就是說,「台灣高山 犬」也變成了台灣特有的犬種之一。這個新犬種,只有在深山原住民部落裡才找得到,所以被稱為「高山犬」;也因為它們有「台灣原始土狗」的血統,更是「台灣 土生土長的新犬種」,所以也被稱為「大型土狗」。因此,精確地說,「台灣土狗」應包含「台灣原始土狗」及「大型土狗」兩種。
日 據時代初期,高山犬經常咬死日本軍警帶來的犬種,日軍曾經下令撲殺,加上早期台灣人嗜吃狗肉而任意宰殺,以及對動物血統的輕忽,任其雜交,使得「高山犬」 和「台灣原始土狗」一樣,民國三十年代,就已經在平地絕跡,遭遇瀕臨絕種的命運。所幸,深居高山的各部落原住民,為了狩獵生活,保存了它們少數的血脈。
民 國七十年代,日本人為了改良日本犬種智商不高以及血統太過相似的問題,從文獻中找到同為亞洲犬系且具有優良歷史記載的「台灣高山犬」,而與台灣大學合作, 進入台灣深山原住民部落,進行一連串的交流與調查,並作成報告,提出「台灣本地犬瀕臨絕種」的警告。此舉,引起國人對「高山犬」極度的重視,進一步加以保 育繁殖,各大學畜牧研究人員,也曾經花費數年時間,針對「高山犬」作一系列研究。